朱京安:我国绿色壁垒的制度缺位及西方国家的立法趋向分析
美食 2025-04-05 18:09:55 510 0
在三去一降一补政策中,去产能是头一条。
对于同一发站、同一到站、点到点年运量在50万吨以上的稳定的中长期合同,符合条件的将推动铁路局与供需双方探索签订产运需三方经济合同,同时纳入大宗直达班列,按图组织开行,加强运力保障。据易煤北方港口负责人表示,近期煤炭贸易商降价甩货的情况开始增多。
今年是煤炭长协签订最早的一年,首批长协合同已于12月1日开始执行,首期长协价定在580元/吨(5500大卡动力煤),价格远低于市场现货价,那么长协合同的完成情况也成了市场现货价格的风向标。若接下来的长协合同中引入铁路部门作为第三方,有效提升长协合同的执行,以提高合同的真实性和有效性。若该项措施能够推行,将进一步增强长协合同的执行率,将煤价赶入下降通道。而在铁路运力相对宽松的背景下,与煤电企业签订协议也有利于铁路部门稳定货量。自2017年度全国煤炭交易会落下帷幕以来,各地煤炭企业与下游用户的长协谈判如火如荼地进行着。
近日,铁路总公司运输局副局长兼营运部主任郭玉华公开表示,在煤炭供需双方签订有量、有价、有具体发到站的真实有效中长期合同的基础上,铁路部门将加强运力衔接,鼓励签订年运量20万吨以上的中长期合同,铁路局将根据情况与重点厂矿企业签订运输互保协议,合理安排运力。发改委提出了多项保障措施和约束机制来促进长协合同执行,在产能过剩背景下,平稳的煤炭价格将有助于煤企稳定营业收入,煤企对于相关措施也十分期待。应该说,产量数据与开工率数据存在一定分歧。
从月度产量数据来看,111月焦炭产量累计为41053万吨,同比下降0.2%,降幅较110月继续收窄,这说明焦炭供应量确实在逐步增加,但与需求端数据进行对比,则焦炭的实际供应压力并不大。二是钢厂利润经常处于高位,也有了让渡利润给焦化企业的空间。综上所述,我们认为后期焦炭市场将维持振荡格局。此外,由于去年同期基数较低,去年12月生铁产量处于历史低位,今年12月生铁产量即便环比下降,但同比大概率仍呈现增长状态。
12月中旬以来,焦炭期价呈现横盘整理态势12月以来,全国大型焦化企业(产能>200万吨)开工率均值为73.6%,而11月均值为82.9%。
12月钢厂开工率继续下降,但从开工率与实际产量对比可以看出,开工率下降并不必然意味着产量下降,而且即使同步下降,下降幅度也可能不同。中型焦化企业(产能100万200万吨)开工率均值为72.8%,而11月均值为80.1%。自11月末开始,焦炭期货主力合约价格连续调整。我们认为这可能由以下因素引发:一是高炉样本覆盖可能不够完善,二是往年未列入统计局口径的隐藏产量释放。
从相关机构的数据来看,全国高炉开工率自9月末持续下降,从80%左右一直下降到12月16日的75%左右,下降幅度较为明显。综上所述,我们认为后期焦炭市场将维持振荡格局。不过,从产量数据来看,111月,我国生铁累计产量为64326.1万吨,同比增长0.4%,同比增速较110月继续上升。因此,即使从环比来看,11月的日均生铁产量也高于10月。
12月中旬以来,焦炭期价呈现横盘整理态势。应该说,产量数据与开工率数据存在一定分歧。
从这一指标来看,焦炭期价在11月继续上行符合历史规律。焦炭港口库存总计为240万吨,环比基本持平,同比上升6%。
当前,我们可以分别跟踪三项库存数据:反映上游的国内独立焦化厂库存、反映贸易环节的港口库存、反映下游的国内大中型钢厂焦炭平均库存可用天数。大型焦化企业(产能产业库存有所回升传统而言,在与钢厂的博弈中,焦化企业处于弱势地位,但今年以来钢厂却被迫让渡利润给焦化企业。此外,由于去年同期基数较低,去年12月生铁产量处于历史低位,今年12月生铁产量即便环比下降,但同比大概率仍呈现增长状态。最新数据显示,12月16日国内独立焦化厂库存总计为6.11万吨,环比有所上升,同比大幅下降。二是钢厂利润经常处于高位,也有了让渡利润给焦化企业的空间。原因如下:一是钢厂的可用焦炭库存较低,钢厂较为被动。
从月度产量数据来看,111月焦炭产量累计为41053万吨,同比下降0.2%,降幅较110月继续收窄,这说明焦炭供应量确实在逐步增加,但与需求端数据进行对比,则焦炭的实际供应压力并不大。我们分别将生铁累计产量同比增速、粗钢累计产量同比增速、全国高炉开工率等指标与焦炭期货价格走势进行对比,发现它们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,反映了需求端变化对于焦炭期货价格走势的指导意义,而生铁累计产量同比增速是与焦炭期价最为贴合的指标。
也就是说,当前焦炭库存普遍出现环比回升,同比仍处于低位。需求并未明显收缩需求端对工业品价格影响很大,对于焦炭来说,钢厂生产状况是反映需求的代表指标,而焦炭期价承压回调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钢厂开工率持续下降。
通过对需求、供应、库存数据进行梳理,我们认为后期焦炭市场振荡格局将延续。这意味着钢厂的话语权增强,但由于利润状况较好,其下调焦炭采购价格受限。
结合来看,我们认为112月生铁累计产量增速难以出现显著下降,这意味着焦炭需求端能够稳定在高位,焦炭期价的下行压力不大。从开工数据来看,焦化企业开工率也在持续回落。供应压力不大供应端的潜在增量可能是促使焦炭价格下跌的诱因,市场也一直将其视为利空因素。国内大中型钢厂焦炭平均库存可用天数为6.74天,环比有所上升,同比下降28.4%
11月份,商品煤日均消费量较10月增长6.5%。综合来看,当月全国煤炭市场景气指数比上月略有回落,仍处在正常区间。
规模以上企业原煤产量同比下降5.1%,日均环比增长9.3%。11月份,工业生产保持平稳增长,煤炭需求小幅增长,生产降幅明显收窄,进口继续大幅增长,市场供需基本平衡,价格高位趋稳、小幅回调需求偏异指数、供求平衡指数继续保持在正常区间,价格偏异指数略有回调,受需求季节性回升、安全检查影响供给影响,市场预期指数大幅回升。
11月份环渤海5500大卡动力煤平仓价上涨38元/吨、上涨6.8%。11月份逐步进入供暖季,煤炭需求出现季节性回升,重点电厂日均耗煤环比上月增长16.7%。
另一方面,12月份是传统取暖用煤高峰季节,但从目前情况看,冷冬并未如期而至,因此气候因素对电煤需求的拉动力度环比会明显回升,但同比增幅明显加大的可能性不大。一、11月份煤炭市场景气指数基本情况11月份全国煤炭市场景气指数为2.2点,比上月终值(3.7点)回落1.5个基点,景气程度总体仍处于正常区间。煤炭供求平衡指数走势图图3:煤炭供求平衡指数走势图(三)市场预期指数有所回升。综上,全国煤炭市场景气指数的4项基础指标中,需求偏异指数、市场预期指数、价格偏异指数都将出现回落,供求平衡指数将基本平稳,预判12月份全国煤炭市场景气指数很可能回调至负值区间。
预计12月份煤炭生产环比将基本平稳,而煤炭消费将有所回升,全社会库存环比下降的可能性大,结合前期库存变化情况,判断供求平衡指数将基本平稳或略有回升。二是在晋陕蒙等主要煤炭产地,此前因为安全生产大检查或者环保检查而临时停产的煤矿,大多已经复产,产地煤价整体下行趋势未改。
截至15日,环渤海六港存煤比上月末增长1.0%。11月份,随着供暖季的到来,全国日均发电量环比增长6.7%,同比增速保持在7.0%,不过由于水电发电量增速由负转正,风电、核电发电量同比增速分别达到62%和35%,当月火电发电量增长5.3%,增速比上月回落6.6个百分点。
当月煤炭进口同比增速比上月扩大12个百分点至66.5%,环比增长25%。煤炭市场景气指数走势图图1:煤炭市场景气指数走势图(一)需求偏异指数继续回落,仍在正常区间。